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

来源:长春妇科医院日期:06-02 09:57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由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于子宫体腔内壁以外部位引起的疾患。如果在某种因素干扰下,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跑”到人体其他部位,如子宫肌层内,形成子宫肌腺症、腺肌瘤,若异位发生在卵巢,则形成巧克力囊肿,也可发生在子宫骶韧带、肠壁、剖腹产手术疤痕,阴道侧切口上,少数可异位到肺、胃、膀胱、口唇、鼻腔等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随经血逆流入盆腔,在子宫以外的部位种植,并同月经一起周期性地出血。由于这些血液没有出路,可逐渐瘀积增大,造成痛经、不育、巧克力囊肿等。


内异症在组织上是良性的,但临床行为及表现和恶性肿瘤一样增生、侵润、扩散甚至经血管播散和远处转移。只要有卵巢组织分泌激素,该病就逐渐加重,所以说该病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是一种现代病,被称为“良性癌”。


子宫内膜异位


 一、子宫内膜异位的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良变,有远处转移和种植能力。约20%的患者无自觉症状,有症状患者多表现为周期性发作,可因病变的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症状。


典型症状为下腹痛,痛经、性交不适和不孕。


(一)、下腹痛和痛经:特点是继发性和渐进性加重。即初潮后的初几年内无痛经,数年或10余年后才出现,并有逐步加剧现象。疼痛多位于下腹深部和腰骶部,以盆腔中部为多,可牵涉到盆腔两侧及骨盆壁,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常于月经开始出现,并持续至整个月经期。疼痛的程度与病灶大小不成正比。约20%-35%患者可无痛经。也有腹痛时间与月经不同步者,少数患者长期下腹痛,至经期疼痛更剧烈。


(二)、性交疼痛:异位内膜及子宫直肠后陷凹和子宫骶骨韧带时,常有深部性交疼痛,经前期尤甚。


 (三)、月经不调:常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经前点滴出血。


  (四)、不孕:本病患者约40%不孕,主要由于盆腔粘连、输卵管阻塞或蠕动减弱,影响受精卵的输送,或并发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或卵巢黄体功能不足,或自身免疫反应干扰受精与着床等因素所致。


  (五)、其他:肠道病灶可致腹泻或便秘,或有周期性排血;累及泌尿系统者可有经期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或周期性血尿;远道的异位内膜病灶还可致经期咯血、流鼻血等。除上述症状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时,引起突发性剧烈下腹痛,伴恶心呕吐和肛门坠胀,破裂时间多发生于经期前后或经期。


  二、子宫内膜异位的原因:


子宫内膜异位的致病原因,目前大多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组织发生很难用单一的学说解释,可能是多途径引起。其中盆腔内膜异位症以子宫内膜种植和体腔上皮化生为主;而盆腔以外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则以经淋巴播散的可能性大。


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异位内膜周期性出血及其周围组织纤维化。


(一)内在原因:内在性内膜异位症局限于子宫肌层使子宫不规则增生,酷似子宫肌瘤,切面可见增生的组织也似肌瘤呈旋涡样结构,还可见散在紫褐色陈旧性出血斑点,且外周无包膜,此种病症称子宫肌腺瘤;异位的内膜弥散于整个子宫肌壁,使子宫较均匀地增大,称子宫肌腺病。


(二)外在原因:外在性内膜异位症常发生在卵巢,由于周期性出血,可出现血性囊肿,多为6~7cm直径大小,表面为一层原纤维囊壁包绕,内含棕黑色粘稠陈旧血液,又称“巧克力”囊肿,多与周围有紧密粘连。其次子宫直肠隐窝之腹膜、子宫骶骨韧带、直肠阴道隔甚至直肠前壁,常有散在紫褐色出血点或结节,使肠壁与子宫后壁及卵巢间形成致密粘连,术中很难分离。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异位症)的临床发病率有所升高,现在理论仍不能圆满解释异位症的真正原因,可能与以下高危因素有关:


①、盆腔异位症患者的初潮年龄偏小,月经周期短,行经时间长,发病危险性增加。


②、痛经患者的经血和脱落的子宫内膜中含有高浓度前列腺素,具有强烈的收缩子宫平滑肌的作用。这一作用可以引起痛经,另一方面可促使经血倒流。必须指出,痛经引起的异位症,则痛经必然发生在异位症形成之前。


③、流产、刮宫、胎产次数增多,与产伤、感染等因素多有直接关系。


④、宫腔手术时常用宫缩剂,近经前期及经期和经后1-2天,行内诊检查,使子宫收缩、机械挤压似乎也是该病发生因素之一。这些因素也证实了异位症的“种植学说”原理。


  三、子宫内膜异位的危害:


1、不孕:约有50%左右内异症患者伴有不孕,在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中,约30-40%患内异症。内异症患有不孕,常因病变造成盆腔肿块、粘连、输卵管堵塞卵泡发育不好或排卵障碍等因素引起;而一旦怀孕则异位内膜受到抑制而萎缩,对内异症起到很好的治疗,习惯性流产病例中有部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


 2、痛经:内异症的临床特征为渐进性痛经,是常见而突出的特征,多为继发性,即自发生内膜异位开始,患者诉说以往月经来潮时并无疼痛,而从某一个时期开始出现痛经,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有的痛经较重难忍,需要卧床休息或用药止痛,甚至痛得“滚 炕”或撞头,疼痛常随着月经周期而加重,月经结束而消失,但报道有21%约无痛经。


 3、周期性直肠刺激症状:进行性加剧的周期性直肠刺激症状罕见于其他妇科疾病,是诊断本症有价值的症侯。直肠、肛门、外阴部坠胀、坠痛、里急后重感和大便次数增多。当病变逐渐加重时,症状日趋明显,而经后症状消失。


 4、月经不调:内异症患者常有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等现象,说明患者有卵巢功能障碍表现。月经不调可作诊断参考,但在鉴别诊断中并无价值。


 5、性交痛:当存在于阴道穹窿部异位子宫内膜结节、直肠凹陷结节或粘连,或卵巢粘连在盆底时,均可产生性交痛。阔韧带后叶病灶纤维化增生及收缩明显时,可以外源性压迫输尿管,使其狭窄阻塞,亦可能出现泌尿系统症状,严重的可发生输尿管积水或肾盂积水。


6、周期性膀胱刺激症状:当内异症病变累及膀胱腹膜反褶或侵犯膀胱肌层时,会同时出现经期尿急、尿频等症状。若病变侵犯膀胱粘膜(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则有周期性血尿和疼痛。


7、经期或行经前后的急腹症:一般为卵巢子宫内膜囊肿,有穿破的特点,多数患者因卵巢囊肿扭转或宫外孕而急诊手术。若不手术而好转时,盆腔粘连加重,今后还会反复破裂发生急腹症。


8、周期性下腹不适:本症状的出现率高于痛经,无痛经的内异症患者常存在于本症状。出现于轻症患者,或某些病变虽较重但由于痛阈的个性差异或其他原因,不产生痛经症状而仅有经期腰酸、下腹坠胀不适感。


  9、腹壁疤痕及脐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则出现周期性局部肿块及疼痛。


  四、子宫内膜异位的检查:


B型超声显像检查:有助于了解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大小,偶能发现盆腔检查时未能扪及的包块。腹腔镜检查,可以直接看见病灶部分,病变范围、严重程度,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靠的方法。剖腹检查探查,在无腹腔镜或腹腔镜检查失败,诊断未能明确者,可行剖腹检查。活组织检查,怀疑有宫颈、阴道、腹壁疤痕等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于局部病灶处取活组织病理检查。

 

  五、子宫内膜异位的预防: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可造成痛经、性交痛,还能导致不孕,治疗起来也颇费周折。那么,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够预防吗?其实,只要你在生活中注意以下问题,患痛经的可能就会大大降低。


1、减少医源性创伤的机会:月经期间不要做妇科检查,人流较好不做或少做,月经过多者尽量不要用宫内节育器避孕。经前禁止做各种输卵管通畅试验,而宫颈冷冻、电烙、钳切和术也不宜在经前进行,而应在月经干净后2~5天期间实施。人流吸官后亦不宜再用手挤压子宫。以上注意事项可以避免将破碎的子宫内膜残片带入损伤的组织中去,避免手术操作所引起的子宫内膜种植。


  2、预防高危因素:有异位症家族史者应定期做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位症,及早治疗。提倡晚婚,但宜适时生育。


3、讲求经期卫生和性卫生:月经期尽量避免,如登山、骑自行车、长跑等加重腹压的运动。要基本禁止在经期过性生活,多个性伙伴。注意以上问题可以避免经血倒流。


 4、积极预防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的疾病:及时发现处女膜闭锁、宫颈狭窄、生殖道梗阻及无阴道等畸形,一经确诊应及时进行手术矫治,以免月经血积淤于子宫中并逆流进入输卯管和盆腔,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


5、口服避孕药:对不想怀孕的妇女有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作用,对已患病者也有减轻症状的作用。


 6、规律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减少异位症的发生。


友情提示:为了方便患者及有需要的人更好的了解所患疾病相关信息,长春航天医院特别开设在线咨询服务,由 妇科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根据病情提供专业治疗方案,并为您的隐私保密。如需帮助,您可以点击在线咨询,与医师在线交流。咨询热线:17094326098。